“铿仔”如何一步步闯进奥运赛场?
北京时间8月4日晚,在巴黎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上,中国“00后”组合梁伟铿/王昶获得银牌。
梁伟铿首次参加奥运会,是广东省广州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棠溪经济联社人。广州是名副其实的“羽球之都”,作为一座承办过世界羽联所有重大赛事大满贯的城市,广州羽毛球运动人口达到300万。
在城中村出生长大的铿仔,在父母和启蒙教练的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成长之路上又有哪些故事?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进白云区棠景街棠溪村,了解这位羽毛球健儿的成长之路。
“铿仔能走到今天,最应该感谢的是他的爸爸。”
徐伟文是广州体育馆的羽毛球教练,也是梁伟铿的启蒙教练,从2006年到2011年执教铿仔5年。他回忆说,“我们一般是从学校里选苗子,但阿铿是他爸爸带上门的。”
梁伟铿的父亲梁家锐是忠实的羽毛球爱好者,梁伟铿5岁起就跟着爸爸一起打羽毛球。“铿仔”8岁时,梁家锐已经打不赢儿子了。
“第一次见铿仔,其实第一印象是条件并不是特别出众,胖胖的,也不高。”徐伟文回忆,“但他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用广州话说,就是好精灵好醒目。”
徐伟文没有看错。
在本届巴黎奥运会上,梁伟铿一次次雷霆万钧的后场扣杀,总能振奋士气,引起观众的阵阵呐喊。
“阿铿的后场杀球很大力,王昶在网前技术极好,负责抢攻制造机会。他们的‘化学反应’很好。”徐伟文说。
能够在激烈的世界赛场中屡创佳绩,成为世界羽坛的新星,梁伟铿自有独特的气质。
“阿铿很有个性,他会挑战教练,敢于问为什么。”徐伟文回忆道。
“我执教时是有脾气的,我希望他们有种杀气。”在教练的悉心培养下,梁伟铿逐渐形成了不屈不挠、敢于拼搏的个性。
在训练场上,梁伟铿总是最刻苦的那一个,沉淀下扎实的基本功。
“很多地方可能看重成绩,我们并不一定看重。因为是小孩子,基本功不好以后很难走得远,基本功一定要扎实。一天天的网前挥拍,一天天的扣杀练习,从小时候开始,梁伟铿一直是出勤率最高的学员。”徐伟文说。
即使在停训期间,梁伟铿也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其实很多人都有打球的身体条件,但是很少有人像铿仔这么自律,耐得住寂寞。”徐伟文说,在疫情停训的两个月内,梁伟铿减了十斤体重,每天晚上都去健身房拼命锻炼。
当人们再次看到梁伟铿时,突然眼前一亮。那一年,“梁王”组合排名从世界444冲进前十名。
极致的自律,源自深沉的热爱。
“清明拜山回来,他都要自己去加练一个小时。这样的故事说不完。”梁家锐回忆起儿子小时候在训练班中的经历:“当时训练班里很多孩子都比他大三到四岁。但他从未退缩,总是努力跟上那些大孩子的步伐……”
南方日报记者谭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