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重要性
【摘 要】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与发展决定了国家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把体育教育与体育竞技结合起来,把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纳入一个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文章进一步分析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足球发展的基础和希望,青少年足球的梯队培养也是足球竞技人才发展的关键层面,世界足球强国均以战略的眼光,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事业始终只停留在口号上,付诸实施的力度远远不够。从根本上分析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体制,学习足球先进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快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个国家青少年足球的普及、竞赛、训练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国家足球竞技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中国足球发展要从本国的现状出发,最主要的问题是做好青少年的培根教育,充分重视青少年运动员在足球兴趣和文化学习上的培养,使球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很强的领悟能力,进而逐步提高足球水平。 一、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调查分析 我通过对目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进行调查,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从事足球运动的经历(踢球时间、球龄、每天训练时问等);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追求目标(国家队、球星、兴趣和爱好、金钱等);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文学常识、自然常识、历史知识、时事新闻、电脑知识等)。结果显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追求国家队和明星占85%,而兴趣和爱好只占12%,其它占3%,而文化素质方面电脑游戏知识得分最高。调查反映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训体系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文化素质过低,成人化训练过早,足球普及度过窄,足球学校过滥;其中文化素质过低是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调查中大多数球员是从小学直接进入足球学校或俱乐部预备队的.连9年制义务教育都没完成。 二、扭转轻视文化学习的倾向 在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中较为普遍存在着忽视文化学习的倾向,这一方面与过早参加专业训练的体制有关(有待商榷),另一方面也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受社会影响自身重视不够有关。其实参加各年龄组足球训练的少年儿童都有较重的文化学习的任务,平时还要参加各阶段和期末考试,即使l6岁以上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也还有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不仅是胜任未来工作的条件,而且是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重要基础。如果运动员不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准,势必会影响其理解力,也就不易踢好球,特别是踢到一定水平就较难有所突破,训练中较难提高攻防意识水平,比赛中不易准确理解教练员的战术意图及其灵活运用,最终较难培养出高层次的后备人材。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在德国13―l5岁的青少年培训中,学习是首位,其次才是训练:在法国的培训体制中,青少年足球主要对象是13―l5岁的适龄儿童,他们不得离开自己的学校、家庭和俱乐部,必须随自己学校的课程完成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学习,法国足协每年对俱乐部进行一次检查。监督他们完成规定的学业。 三、文化教育的培养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首要目标 (一)文化学习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基本条件 一支没有文化素质的青少年足球队是无法在培养和发展的道路上有较大的上升空问的。如2000年世青赛.中韩两个同样才华横溢的人才,经过3年时间的不同命运坎坷,朴智星已经在曼联队踢球,而曲波则在青岛队期待着能进入每场首发的阵容。在我们的近邻韩国和日本,青少年球员必须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义务,国家青年队直至国家队基本是从高中生和大学生中选拔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战术素养,尽管在青少年的比赛中与中国队不占上风,但到成年队比赛中以心理素质和技、战术素养每每在重大比赛中取胜,文化素质起重要作用。 (二)文化教育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成长中的必须教育过程 9年义务教育是国家法律要求每名公民必须完的教育过程,是青少年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接受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法律意识和文化知识匮乏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只顾个人利益,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球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因此,体教结合将是中国足球乃至今后中国竞技体育的补充,是培养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的主要渠道。 四、文化素质对提高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世界足球运动具有高度社会化、职业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其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显著地位和世界上的影响很大,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目前还是一个“足球人口小国”.面对世界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大对青少年足球的宏观调控,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蓬勃有序地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素质是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提高技战术素养的基础 中国足协青少年部在总结青少年足球工作时曾指出:“国少队和国青队之所以取得去年的成绩主要是由于他们的体能、身高和作风上的优势。而真正足球的精髓所在――技战术素养,却在他们身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文化修养程度是成正比的,道理很简单.读书太少的队员领悟能力低,在训练场上连教练很简单的意图都领会不了,当然不可能踢好球。欧洲足球运动员的成功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教育基础上的,他们所有的年轻球员在l5―l6岁前都是在业余俱乐部踢球,但没有错过基础教育;所在欧洲球员绝大部分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经过青少年时期的基础培训后,升到成年队时,在先进足球理念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在比赛中表现出较高的足球技战术素养。而中国球员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因此,加强他们的文化素质是提高球员技战术素养的必修课。 (二)提高文化素质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涉及到一个更加敏感的问题,就是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未来发展的多向性。无论在职业俱乐部乃至在国家队的比赛中将发挥出较高的技战术水平:球员退役后由于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可以到相应的高等学校进修学习,成为一名高水平的教练员或高素质的足球从业人员。另一方而,在众多的足球人才竞争中被淘汰下来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自我发展方向成很大的问题。 五、提高基层教练员的素质 到目前,我国经过c级培训的基层教练员有3000人左右.绝大部分青少年业余球队教练员没有经过岗位培训,总体水平较低,我国在青少年足球培养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效益型发展体系。突出表现为,青少年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训练方法、手段滞后,忽视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技术、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竞赛、训练体系仍未摆脱注重比赛结果、看重比赛成绩的循环中,严重的急功近利思想导致青少年足球训练早期专业化、成人化。因此,足球从业者首先要提高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发展特点有深刻的认识,把培养兴趣和技术作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关系到中国足球发展的未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关键,这已被世界足球发展先进国家的成功所证明。中国足协应出台一项规定,即没有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的青少年队员不允许在俱乐部注册踢球。同时应建立成套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和发展的大纲,努力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足球人才。走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道路,规范足球学校以及预备队等不规范的教育、培养体系,建立合理的健康的培养体系和社会环境,真正使青少年足球运动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重视文化素质对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战术素养的重要意义,提高足球基层教练员的文化素质。
展开全文
武汉盾创足球俱乐部装备商城
武汉武汉盾创足球俱乐部
-顿 ▪ 现在 创 ▪ 未来-
图片来源:媒体部
文案/编辑:广告部
http://www.dun-chuang.cn/com
投稿邮箱:leimeng@dun-chuang.cn
分享 ▪ 点赞 ▪ 留言 ▪ 投稿 ▪ 建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