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频繁暴露问题,中国田径协会发布《路跑赛事起终点规范》
潮新闻讯 近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新的《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起终点规范》,《规范》内容涉及起终点区域的规划、人员物资的配备与管理、车辆管理、商业化等。
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委员、竞赛专项工作组专家、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闫俊涛,在解读《规范》时提到,近年来,国内部分路跑赛事在起终点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是反复出现。
比如,大连马拉松终点前,赛事车辆进入赛道阻挡了选手冲刺;黄果树半程马拉松,男女选手分流不及时,导致女子组冠军冲刺受影响;鲅鱼圈马拉松因奖牌不够引发哄抢。
所以在新的《规范》中,大家可以看到针对赛事暴露的问题,田协进一步明确了细节要求:“组委会应至少在终点前100米外设置不同性别与竞赛项目的分道标识(规模大的赛事应提前至200米)”、“应特别加强终点前人车分流点的管理,赛道用车一律不进入终点前100米区域”、“组委会应配备足够的完赛物品及奖牌,其中奖牌应至少在赛前2天送达赛区”等。
这份新出炉的《规范》里有一些内容和参赛选手相关,比如:
设置充足的完赛物资发放区通道。应按照峰值流量测算数量,设置足够的隔离领物通道。原则上全程马拉松平均每条通道领取人数不超过2000人,半程马拉松不超过1000人,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增设备用通道。
赛事参赛包与完赛物资应适度配置、满足比赛需要即可,如存衣包、号码布、奖牌、水、饮料、基本的补给品等。杜绝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比赛当日起跑发令前,起点赛道内不得组织任何商业营销活动。禁止在集结区及赛道出现拉横幅、使用平铺大旗、旗帜方阵、巨型广告物等占用赛道、干扰其他运动员行进、影响赛事安全的行为。